政企携手!成都这里“氢”风正劲
9月24日,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的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星集团”),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片有序忙碌的景象,各型号压缩机零部件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
“最近三四天,我们每天都有产品要运往非洲、东南亚、中亚,还有一些运往美国和俄罗斯”,公司副总经理甘新伟介绍,目前公司在国际市场就表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我们年初定下的目标是全年实现1.2亿元外贸产值,但现在我们的外贸产值已超过了1.5亿,产品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前超额完成任务,目前还有一些海外的订单在陆续确认中。”
作为深耕清洁能源装备产品和氢能装备产品的本地企业,甘新伟认为,公司可以快速发展,不仅有公司科学的战略部署,也得益于产业功能区的产业生态及其“给力”的营商环境。
西南首座加氢站
销售收入增加82.89%
“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我们正在集中研发超大排量、大吨位管道输氢专用压缩机,还在加紧对接研发资源”,在接受小布采访之前,王勇一直忙着接了好几个业务电话,他是集团副总裁兼燃气产业研究院院长。在他看来,公司从2016年转型至今能够实现快速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对自主研发的坚持。
在集团办公楼一楼,一整面的“专利墙”整齐排列,述说着金星集团突围市场的底气。
“每年,我们都会有新产品的研发。目前,我们有研发人员143人,研究所5个,取得专利428项”,王勇介绍,2016年,企业发起攻坚,通过引进国内顶尖技术人才,组建了一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团队,同时,近年来公司还和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合作,共同进行科研攻坚。
他介绍,由金星集团研发建造,于2018年2月18日投产运行的西南首座加氢站,其核心设备隔膜式氢压机,是当时全国首家选用的国产设备,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局面,该站现已安全正常运行六年多。“45MPa 隔膜式氢气压缩机产品技术领先全国,在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全国十几个城市加氢示范站等项目中使用效果良好,同时产品批量出口到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地区。”
更让王勇骄傲的是,今年,金星集团牵头制订两项氢能国家标准,并参与了另外三项氢能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
科研“繁花”结出产业“硕果”。“今年我们的经营指标整体上扬,截至目前,商品产值增长36.59%,销售收入增加82.89%”,甘新伟说,这样的业绩也激励着公司上下,现在大家都铆足劲全力冲刺更高的任务目标。
目前,金星集团继续提高产能,已经规划新建两个产业园,其中,眉山天府新区氢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即将启动建设。“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甘新伟说。
24小时为企业开机
“我早把自己当做企业的一部分了”
同一天,李亮花了半天对园区内的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拓米电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都瑞波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进行了走访,梳理企业遇到的发展难题,同时,又给另外几家公司进行了电话沟通,回复其咨询及问题处理办法。
“我2020年6月到园区上班 ,是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企业包片服务专员,主要负责园区的安全管理和项目促建工作,同时,按照园区企业服务的分工主要服务于c区的60多家企业”,李亮介绍,自成都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以来,他每天都要用半天左右的时间去走访企业、搜集问题、协调解决并跟踪解决进度。“其实以前这些工作我们都在做,但现在节奏会更快”。
李亮介绍,自己所负责的60多家企业不仅有网格群,还与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均有一对一的联系。“其实最重要的是让企业跟我们之间的沟通畅通起来,他们有困难有疑惑都能想到我们”,李亮说,自从负责这些企业之后,自己都是24小时为企业开机。
今年上半年,东材科技入驻园区不久就遇到了问题,进口来的设备零配件安装有损坏,再从国外购买零配件运回国内极有可能影响生产计划。咋办?找李亮!李亮收到求助后,立刻梳理了园区几家机械制造公司。联系对接、确认加工标准、生产打样......两三天就帮企业在园区内把配件做好了,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保障生产要素、协调规划停车位、申请奖励......李亮的工作笔记本上,梳理了大大小小的问题,“看起来很琐碎,但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小事,都要及时办,办不了的就加快对接,帮忙反馈,尽快促成问题解决”,李亮笑着说,在园区工作了四年,“我早把自己当做企业的一部分了”。
在园区,像李亮这样的企业包片服务专员一共有43个。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首席服务官”+“专班机制”,园区将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全方位服务。
“双向奔赴”还在继续
政企携手建强氢能高端产业生态链
“实话说,近几年,成都市的营商环境真的变得越来越好”,甘新伟说,前几个月他还喜忧参半,喜的是海外订单漂洋过海源源不断,忧的是中欧班列“一箱难求”海外订单难以按时发货。“海运时间长,汽车运输成本大,那时候我们真的是恼火惨了”。
好在经信部门在走访时候了解了这一难题,随后,紧接着市商务局、郫都区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等政府部门都来跟进解决。又是协调口岸,又是对接有渠道的公司,很快就基本解决了运力问题。“企业发展遇到难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门路解决”,甘新伟说,近年来,随时都有管委会、区经信局等相关负责人上门服务,甚至有时候,遇到负责人在开会,他只需在微信上提出问题,很快就会收到专人的对接电话。
“这是双向奔赴嘛”,在甘新伟看来,未来的无限可能,也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出台《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郫都区作为成都氢能产业版图的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具备较完整产业链,在加氢站建设和示范应用走在前列,在氢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领域具有良好基础。
目前,郫都区氢能产业已形成了良好生态,区内已聚集东方氢能、蜀道装备、金星能源、壹为新能源、成都客车、捷氢动能等上中下游氢能产业链企业20余家。如今,东方氢能产业园二期项目也基本完工,龙头企业的“朋友圈”效应正在凸显:8家氢能及燃料电池核心企业入驻园区、签约引进16个国内外合作项目,企业涵盖加氢机、压缩机等领域,对于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意义重大。
此外,郫都区还出台了《郫都区培育氢能产业建设绿色氢都的实施意见》《郫都区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在政策“加持”下,郫都区的氢能产业“乘风而上”。
下一步,郫都区将紧扣链主企业、关键技术、配套能力、示范应用、产业化发展,打造产业聚集、学研用融合、示范先行、创新发展的氢能产业集群。
推荐阅读>>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龚靖杰
成都发布编辑丨黎孟
点点在看,点点赞